《以法之名》收官,被批烂尾。
以万海集团定性为黑社会性质为由头,剧情展开36集,结果要为万海翻案的检察官乔振兴被害、弟弟秦峰被杀,还有那个一直在坐牢打电话的万海在真相大白之前死了。
那么犯罪集团及其那么保护伞呢?
禹天成、陈胜龙、江远、熊磊、赖东明、赖东朗,六人被判死刑。
程子健、孙飞,2人被判无期。
星子被判7年,江旭东被判10年,姜红军被判16年,温琴被判8年,监狱护士被判12年。
柳韵被降职,李人骏调离司法机关,兰景茗被撤职,而王华山出逃国外。
在专案组眼皮底下,万海会被搞死,驻监狱检察官王华山居然还能逃亡国外,那个下毒的监狱护士居然只判12年,这是不是现实魔幻?
为万海辩护的万海集团的法务总监兼辩护律师,同样也被认定为诬陷为犯罪团伙骨干的张文菁曾经悲愤的说:“正义没有资格迟到,迟到的正义不叫正义,那顶多算是真相。”
剧中的这句台词,说得很现实。
不容易。
因为,迟到的正义就不是啥正义。因为迟到,很多就物是人非了,迟到的正义让当事人根本就无法感知了。
张文菁这句台词也算为这部《以法之名》的大结局写了一个注角。
实施具体犯罪的那些人死有余辜,但看看那些保护伞,他们人活得滋润啊。
迟到的正义能让乔振兴、秦峰看到吗?当然,还有那个一直在坐牢的万海能看到吗?
肯定不能。
这就像人的宿命,一切都有定数。
本剧其实最大的看点就是张译饰演检察官洪亮。
这么说呢?这只是换了一身制服的张译。
依然是那个小心谨慎,唯唯诺诺的张译,这是他演戏的舒适区。
就像现在不少人在抵制的雷佳音一样,张译说休息一段时间是正确的,一个角色反反复复,自己都会厌烦的。
张译的高光时刻就是《士兵突击》的史班长,特别是退伍时在车上路过天安门的那场戏,也是是他演艺生涯的最佳。
当然,说回剧中的洪亮咋说呢?长期延误战机,本来相对简单的事被他搞得很复杂。
剧中,省检察院院长张放认为洪亮是一把快刀,但从他隐瞒他老丈人及小舅子的犯罪线索必须要对专案组说明情况看,他是把刀,不快,算钝刀,更像检察长的一枚棋子。
洪亮在整个案件中是一枚棋子,举棋落子的有两人,一个是他老丈人,曾经的政法系统老领导,现省级政协副主席江旭东(有点疑问,现在很多反腐剧黑恶势力最大保护伞大都落在省级政协这个协商议事机构副职头上),另一个就是才上任不久一直在挑动洪亮情绪,一直不给他离职报告签字的省院检察长张放。
洪亮,妥妥的工具人。
江旭东一直想把女婿调离政法系统,因为这里面水太深,主要还是不想以后搞职务犯罪调查的女婿查到自己头上。
这可以理解。
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女婿就把手铐铐在自己手上了。
当然最厉害的是张放。
他知道洪亮的背景和关系,先后把洪亮放在指导组及专案组任副组长。
副组长这个职位这么说呢?最后做决定,肯定不是他,但冲锋陷阵,利用他的关系查案,冲锋陷阵就得靠他。事实上,洪亮有在市院、市政法委及省政协这层关系,才能让他看到和查到别人看不到查不到的东西。
张放是最具谋略的大师,三言两句能让洪亮热血沸腾。
不管什么事情,终究是人情世故,谁也逃不过,就看谁的心更狠而已。
《以法之名》总的来说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反腐剧,说不上啥惊艳,但有烂尾嫌疑。
你说,他有多烂尾其实也说不上,这就只是和其他众多反腐剧一模一样的结尾而已,没让人看到“以法之名”给人带来的希望,反而让人感叹和绝望: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
“正义没有资格迟到,迟到的正义不叫正义,那顶多算是真相”,还是以这句话来给《以法之名》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