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新闻说,《生万物》举行了庆功宴。
除了倪大红因为档期之外,其他主演悉数到场,算是为该剧的成功播出,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但该说不说,《生万物》的后劲儿,实在是有点大。
其中不少情节和表达,非常震撼人心。
第一点,该剧对于中华民族之于土地的种种情感,展现的很是到位。
最典型的,当属于两个“爹”——封二和宁学祥。
一个是发誓要把上一辈留下的十八亩地发扬光大,一个则是专注于“开疆拓土”,以至于多少有点不择手段了。
而到了日寇收粮的时候,村民们为了不让粮食落入鬼子手中,决意以“天火”为借口,烧掉即将成熟的麦田。
看完整部剧,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对于脚下那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与敬畏。
年代剧,就该如此。
第二点,就是人物的结局,设定的都不错,有意外也有欣慰。
我原本以为,尽管小说中,费左氏去郭龟腰家说苏苏生孩子了,却被郭龟腰侵犯。
倍感羞辱的她,决定结束这一切。
于是就用红矾粥,毒死了苏苏和郭龟腰两人,随后也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还以为这点在电视剧版上,会进行大改,结果除了郭龟腰侵犯的戏份之外,剧版基本上和原著保持了一致。
该说不说,秦海璐影后级别的演技,确实无可挑剔。
至于封二、宁学祥等人的结局,也都设定的相当不错。
那么问题来了,有朋友说,就喜欢看年代剧,那在《生万物》结束之后,还有没有什么年代大剧值得期待。
你别说,还真有。
就在明天,也就是9月4日,30集年代大剧《足迹》,将登陆爱奇艺和鹅厂两大平台,正式开启首播。
话不多说,咱们开始详细盘一盘这部大剧。
先简单说一下,故事的大致介绍。
上个世纪上海法租界一所西式洋房里,最初住着一户姓林的人家。
30年代初,林家败落,房子被有心人买下,改建成一所妇产医院,在这所医院里,发生了许多故事。
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这座洋房又成为工厂车间,工作和来往着工人、技术人员等。
90年代初,这所老洋房成为商住两用房,来来往往的人们又发生了新的故事。
这让我想起了,很早之前看过的一部年代大剧《上海沧桑》,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气质和“气味”高度相似。
——换句话说,都是精品好剧。
一、剧情:跨越六十年的时代长卷
《足迹》以上海黄浦江畔的百年老洋房为纽带,串联起1937年烽火岁月、1954年建设年代与1993年改革浪潮,将六十年的时代变迁浓缩其中,每个时代的故事既独立成章,又因老洋房紧密相连。
(一)三十年代:战火中的希望之光
三十年代的上海,战火纷飞。
留洋归来的林斯允(林允 饰)遭遇家族破产、未婚夫背叛的双重打击,却未向命运低头,毅然将家族老洋房改造成妇产医院,为困境中的女性带去希望。
在女性从医备受歧视的年代,这份选择需要莫大勇气。
战争爆发后,上海陷入混乱,林斯允坚守医院,用双手迎接新生命;进步律师程敖(丞磊 饰)则以法律为武器,与黑暗势力对抗。
两人在动荡时局中相遇,从最初的误解对立,到后来并肩作战,爱情在战火中愈发坚定。即便炮弹呼啸,他们也始终坚守信念,为正义与理想拼尽全力。
(二)五十年代:奋斗中的理想之歌
1954年,新中国百废待兴,老洋房转型为服装厂车间。林斯允的侄女易戈(童瑶 饰)怀揣服装设计师梦想,却因曾是国民党遗孀的身份,在特殊时代遭遇重重阻碍 —— 事业受挫被工会开除,爱情也濒临破碎。
就在易戈绝望之际,市领导文朴(刘奕君 饰)出现。
文朴温和宽厚,看到易戈的才华与努力,给予她支持与鼓励。
两人在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建设浪潮中相互扶持,易戈逐渐找到自我价值,完成从落魄千金到独立女性的蜕变,用奋斗谱写理想之歌。
(三)九十年代:浪潮中的拼搏之舞
199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老洋房变身商住综合体。
易戈的孙女叶希宁(王鹤润 饰)为筹备婚礼来到此处,却意外卷入阴谋,背负巨额债务。面对困境,她没有退缩,反而投身经商浪潮。
与此同时,大学教师向北川(杨玏 饰)因受贪污案牵连下岗,也加入民营领域。
两人在时代浪潮中相遇,从摆地摊起步,携手打拼。
商海中,他们遭遇过骗子欺骗、同行打压,也曾因资金链断裂陷入绝境,但始终凭借毅力与信念坚持,最终逆袭成功,书写了属于九十年代的创业传奇。
三代人的故事,都在老洋房留下印记,他们的奋斗与成长,共同绘就了这幅跨越六十年的时代画卷。
二、演员:实力阵容演绎时代群像
一部好剧离不开演员的精彩诠释,《足迹》的阵容堪称豪华 —— 既有童瑶、刘奕君、宁理等实力派戏骨,也有丞磊、林允、王鹤润、杨玏等新生代演员,他们用演技为角色注入灵魂。
(一)童瑶:褪去光环,诠释坚韧女性
童瑶凭借《大江大河》《三十而已》等剧斩获多项大奖,此次在《足迹》中,她褪去都市精英光环,饰演五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易戈。
为贴合角色,童瑶深入研究时代女性的特点与心理,从言行举止到情感表达都精心设计。
当易戈遭遇事业与爱情双重打击时,童瑶用细腻的表情与肢体语言,将角色的痛苦、迷茫与不甘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感同身受。
(二)刘奕君:演绎温暖干部,传递时代温情
刘奕君是国剧市场的 “黄金配角”,正反角色皆能驾驭。此次他饰演基层干部文朴,为贴近角色,专门学习了那个时代干部的工作方式与生活习惯。
剧中,他身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戴着朴素眼镜,眼神里满是知识分子的温润与坚守。
(三)林允:突破形象,塑造战地女医
因《美人鱼》被观众熟知的林允,此次彻底颠覆以往形象,饰演三十年代独立自强的战地女医林斯允。
为演好这个角色,她专门学习医学知识与急救技能,力求动作专业准确。
(四)丞磊:化身热血律师,展现正义力量
丞磊此前在《云之羽》中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此次他饰演热血律师程敖。
为诠释好角色,他深入研究律师工作流程与时代法律背景。
法庭上,程敖慷慨陈词为正义而战,丞磊用富有感染力的台词与坚定的眼神,将角色的正义感与使命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与林允的感情戏也细腻动人,展现出演技的全面性。
(五)王鹤润、杨玏:搭档演绎创业情侣
王鹤润与杨玏在剧中饰演九十年代的创业情侣叶希宁与向北川。
为培养默契,两人提前沟通磨合。
剧中,他们从摆地摊的艰辛,到面对困难时的相互扶持,再到创业成功的喜悦,每个场景都真实动人,精准还原了九十年代年轻人的拼搏精神与对未来的憧憬。
(六)宁理:角色引期待
实力派演员宁理的加盟,为剧集增添了更多悬念。
他独特的气质与表演风格,让观众对其在《足迹》中的表现充满期待。
三、制作:服化道细节拉满,还原真实年代
(一)三十年代:复古雅致,尽显民国风情
三十年代的场景充满复古韵味。林斯允的服装从精致绣花旗袍到干练医生制服,做工精细、材质上乘,尽显民国女性的优雅知性;
程敖的西装剪裁笔挺,搭配精致领带与怀表,绅士风度十足。
医院里,木质桌椅与复古医疗器械相得益彰;街头的黄包车、霓虹灯牌,再加上人们的发型妆容,都高度还原了三十年代上海的繁华与喧嚣。
(二)五十年代:质朴简约,凸显建设氛围
五十年代的场景以质朴为主调。
易戈的工装颜色单调却整洁,体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朴素与勤劳;工厂车间里,整齐摆放的 “蝴蝶牌” 缝纫机,女工们头戴白帽专注工作的场景,让人瞬间感受到工业化建设的热潮。
文朴常穿的中山装简洁大方,彰显出干部的稳重干练;街道上,人们骑着自行车,脸上满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一幅充满生机的时代画面跃然眼前。
(三)九十年代:潮流鲜活,唤醒时代记忆
九十年代的场景充满时尚潮流气息。
叶希宁的色彩鲜艳的花衬衫、个性牛仔裤,展现出年轻人的活力与个性;向北川的休闲装扮搭配流行的运动鞋、背包,满是青春朝气。
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与闪烁的霓虹灯,勾勒出生活的丰富多彩;街头的录像厅、游戏厅,人们手中的 “大哥大”“BP 机”,都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元素,瞬间唤醒观众的记忆。四、主题:时代浪潮下的奋斗与传承
《足迹》不只是一部讲述三代人故事的年代剧,更蕴含着深刻的主题 —— 在时代变迁中,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家国情怀与女性力量的传承。
(一)奋斗精神:跨越时代的共鸣
不同时代的主角,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但他们从未放弃。
三十年代,林斯允与程敖在战火中坚守正义;五十年代,易戈与文朴在建设中追逐理想;九十年代,叶希宁与向北川在商海中勇敢拼搏。
他们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跨越时代,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二)家国情怀:血脉中的传承
三代人的故事虽处于不同时代,但都饱含深厚的家国情怀。
林斯允与程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连,在抗日烽火中诠释家国大义;易戈与文朴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叶希宁与向北川在改革开放中抓住机遇,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推动社会发展。
(三)女性力量:绽放独立光芒
剧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十分出彩。
三十年代的林斯允冲破世俗偏见,以医术救助他人;五十年代的易戈在困境中实现自我成长,成为独立女性;九十年代的叶希宁面对债务危机,凭借勇气与智慧在商海立足。
三位女性展现出的独立、坚强与勇敢,不仅展现了不同时代女性的风采,也激励着现代女性勇敢追求梦想,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